2016年8月29日 星期一

教学反思——铁凝《哦,香雪》


铁凝《哦,香雪》


        乡土文学在文学课的教学中说真的还挺不容易的,尤其是在新加坡这样一个繁荣城市的语境。学生也许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可能只是透过大众媒体得知,更或者是空白的。因此,乡村语境难免与中学生有段距离。所以便只能依靠老师做好很多课前准备,在进入文本理解前可运用一些视频或是分享老师自身的乡村体验,让学生对于这一个陌生的课题更感兴趣。

        当时,我们仨人在从四篇文本中选择时,一直游移于《哦,香雪》或是《鱼》。因为两篇都是乡土文学,最后因为在资料的搜集上我们最终偏向于《鱼》。这是因为《鱼》的象征意义较为明确,也比较容易从文本中辨认出象征物,反之《哦,香雪》则较重在抒写叙事的情调与氛围。一开始我基于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,认为《哦,香雪》较难设置任务性活动或者是在教学目标的订立上会出现困难。因此,我们便将《哦,香雪》给排除在外。

        可是,在看了《哦,香雪》的呈现组别后,不仅让我学习到“拼凑教学法”的运用,同时这样的教学法也可以用于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。这样的教学法能够有效的套用于其他的文学文本,也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以及锻炼信息整理的能力。

        不过,《哦,香雪》除了能够分析人物形象以外,我个人认为文本的叙事情调也是值得学生参考和学习的。正如小说家王蒙所说:“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,这就是小说的色彩和情调。每一篇小说也像一首歌、像一幅画一样,是有它的色彩和情调的。”如香雪夜晚走山路这一部分,文字清新婉丽极富音乐感。香雪的心理活动在作者的笔下已经和台儿沟的月夜山景融为一体,月亮、山谷、溪流,甚至荆棘、怪石、隧道都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性,仿佛都有了温度和感情。

   铁凝把全部的情感融化到这种叙述的文字之中,这种叙述的目的,不是为了加强故事性和情节的吸引力,只是为了表达情绪,而这也正是情调小说的审美蕴味所在。

1 則留言:

  1. 好奇你会如何定义新加坡的乡土文学?甘榜文学?希尼尔?——新加坡有没有乡土文学?如果有的话,主要体裁是小说?戏剧?抑或诗歌?喜欢你引入的王蒙语句,使之与《哦,香雪》的解读和教学产生对话。其实,我读完《哦,香雪》之后,直接联想到沈从文《边城》里的翠翠—— 两个小姑娘,一个台儿沟,一个茶峒城,两种交通工具,一个坐上火车,离去后又归来,一个乘着船,永远守着一片净土。你觉得这个联想怎么样?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