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

文本赏析——沈从文《菜园》中「菊花」的分析

 

 菊花的典故不胜枚举。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中道:「菊,花之隐逸者也」,以菊作为隐居与安逸的生活的象征。菊在《菜园》文中也象徵着儿子与媳妇在菊圃中料理菊花的悠闲生活,使得玉老太太能高枕无忧的做着祖母梦。

  黄巢《不第后赋菊》有一句:「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」,意指秋季时唯独菊花绽放,而百花凋零,因此以菊花象征傲骨与刚毅。从《菜园》文中「马日事变」、「北京改成了北平」…等推算,事情大约发生在国民党与共产党斗争的年代,而玉家儿子定是在北京就学时参与革命。菊花在此将玉家儿子与媳妇隐喻为刚毅的革命斗士。

  李清照一首《醉花阴》有一句:「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」,以菊花隐喻女子对丈人久别的感伤。《菜园》文末玉老太太在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后,玉家菜园却成了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宴客赏菊之处,使玉老太太的悲痛更甚。而在「玉家菜园」改称「玉家花园」,也就是玉家的菊花知名度达巅峰之际,竟也成了整篇小说最悲悽之处-玉老太太上吊自杀。此处的菊花似乎也隐喻着玉老太太的悲伤与悲剧。

  菊花是从玉家儿子从知识中心北京带回来的媳妇特别爱的花,故菊花象征知识。文中玉老太太下了伏笔:「做人不一定要多少书本知识。像我们这种人,知识多,也是灾难!」果不其然,知识虽使菜园变为花园,却也为玉家人带来悲剧。


  菊花的意象繁多,也隐喻着《菜园》文末情感的繁复与多重,从安逸到刚毅,最终以悲剧收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