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

文学教学——“小说”构思图

在第一堂辅导课,我们基于“小说”的概念,制作了一张构思图。
一想到“小说”,我们就联想到小说的体裁、流派、文体、构成、篇幅、结构、年代和类别。以此为基础,开展“小说”的构思图。



活动反思:
(1)我们对于“体裁”的认知有误。“体裁”是小说的表现形式,我们所举的“武侠”、“言情”、“科幻”应属“题材”,非“体裁”。因此,才会混淆“体裁”和“流派”的概念。“流派”通常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,拥有类似思想倾向、艺术主张、表现方法等自成一格的小说派别。

(2)这活动让我们意识到在文学课,要求学生制作构思图能激发他们的思考,也能评估学生对于该课题的认知程度。同时,让学生进行课后的小反思,也能让他们从反思中厘清相关的重要概念。

1 則留言:

  1. 第一堂课被要求上来画构思图,以为老师要测试我们对文学体裁的认知水平,怎知其实是在检验我们的板书能力。(笑)
   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和看法:
    1.运用不同颜色的确有助于辨识思路要点,但用色不够精确。或许可以对颜色进行分类,如标题用红色、副标题用黑色,颜色过多会让读者产生混乱。
    2. 可画线为思路进行分支。
    3. 为副标题画上云朵标示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,但唯一不足的是副标题如“艺术特色”被忽略了。

    回覆刪除